2008年至2014年是广绿玉的“春天”,从事寻玉、加工玉制品的人数猛增,而彼时以广宁县洲仔镇清桂村为中心的广绿玉玉脉一带,也正历经它的鼎盛。后来,随着寻玉热潮的淡去,不少人选择外出打工,而在如今的清桂村里,依然有这么一群人,钟情广绿玉,并延续家乡勤劳的寻玉情怀。
据肇庆都市报报道 2008年至2014年是广绿玉的“春天”,从事寻玉、加工玉制品的人数猛增,而彼时以广宁县洲仔镇清桂村为中心的广绿玉玉脉一带,也正历经它的鼎盛。后来,随着寻玉热潮的淡去,不少人选择外出打工,而在如今的清桂村里,依然有这么一群人,钟情广绿玉,并延续家乡勤劳的寻玉情怀。
寻玉人30余年坚持不懈
4月7日,汽车在洲仔镇颠簸了一段碎石子路后,记者来到了清桂村寻玉人叶云洪的家中。午饭过后,叶师傅的客厅里与往常一样,坐满了同村的约十多个寻玉人。大家讨论的话题基本都只围绕广绿玉。
“寻玉除了运气,还需要大量的体力。一早出门扛着寻玉工具,沿着山沟一遍遍的探寻,没有足够的毅力和耐心,很难坚持下去。”19 8 4年起便进入寻玉行业的叶云洪,面对一晃而过的时间,显得颇为感慨。“通常我们6至8人,会利用农闲时间,带上钢条、铁锤、安全帽、工作灯等工具,到荒山野岭沿着山沟从下而上寻找。”
玉碎被叶云洪与其他寻玉人俗称为“籽料”,通常“籽料”呈片状或粒状出现,一般沿着“籽料”延伸的方向,破土深入,或会有所发现,但很多时候也有“一场空”的无奈。
昔日,清桂村共有600多人从事玉石加工,在外打工者纷纷返乡加入上山寻玉的庞大队伍中。如今,热潮冷却,清桂村中只剩下约数十户家庭玉石作坊,仍有一帮追寻家乡玉石的寻玉人坚持不懈。
“辛勤才会有回报”
对于叶云洪的感慨,七年前返乡决定继承父亲“衣钵”的廖贵森表示认同,“越来越多年轻人不再重视家乡的广绿玉,我们担心其雕刻的技艺与玉石加工也日渐式微。”
2011年,廖贵森曾经跟随叶云洪与其他寻玉人上山探玉,在岩层表面发现石苗,凭着“试一试”的心态,大家开始深入探挖。“探玉中经常会被工具砸到手,擦皮磨损是家常便饭。而探玉则需要持之以恒,累是一定的,不辛苦怎么能得到世间财呢?”与廖贵森一样,1995年再次回归寻玉行业的叶云淦坦言,虽然现在村中坚持从事玉石加工工作的家庭作坊并不如从前火热,但大家都坚信,辛勤劳作就会有所回报。
在村里闲走,村民的院落门前都堆放着几块墨绿色的广绿玉,玉石色泽姿态各不相同。在家中客厅内,不少村民习惯把已经精雕细琢后的广绿玉陈列起来,供客人或家人观赏。即便寻玉的潮流暂时远去,守候与寻找玉石的人依然在清桂村中坚守不息。